top of page

(分享)必看!!當《魷魚遊戲》走進國小校園,你的孩子都看了什麼?

[🤣....一下版面🤣🤣🤣....離題之分享🤗]



現在的世代,“養”一個孩子,

-->滿足孩子必須的生理需求,是基本條件,也是件 容易的事


然而~面對現代種種的資訊爆炸與傳輸管道(電視/電腦/手機/平板等等..😅)便利的影響


“教”一個孩子,就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🧐

「好」與「不好」的訊息氾濫下...無時無刻都在影響這個世代的孩子


今天看到一則文章...不由地讓小幫手覺得,一定要分享給大家看....如果爸爸媽媽們瀏覽後有一絲的受益,也歡迎可以將文章分享給朋友或自己留存^^


📝先節錄文中 重點部分 分享給大家🤗


陪伴孩子使用網路的五大要點

有聽過「學習楷模」一詞嗎?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許多重要的角色在影響他們,不僅僅是行為上的學習,情緒表達上也有所謂的「情緒楷模」。在生活中影響孩子的情緒楷模有很多,除了老師、家人,還有新世代學生們的偶像──網紅。無論是YouTube、抖音、各種實況社交平台,家長們知道孩子都在看誰的影片、模仿誰的行為嗎?以下5點建議,給各位家長和老師:


1.一同使用:與其限制孩子使用網路,跟孩子一起欣賞影片,是拉近親子關係的好方式。可以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話題,知道他們在瘋什麼、追什麼,並了解他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,建立一種除了管教的新親子關係,以朋友的關係進入孩子的視野。


2.深入對話:陪伴只是第一步,再來是了解。過程中觀察孩子觀看的影片種類,認識孩子的喜好以及興趣,並學習與孩子分享,在當中不急著给予教導或過多的評價,多詢問孩子,為什麼喜歡這個網紅?為什麼喜歡這支影片?與孩子搭上線,才是教養的關鍵。


3.引導矯正:戲劇性的表情和台詞,誇張的節目效果與言行,大吼大叫和辱罵挑釁,是部分網紅會有的特徵。當與孩子連上線之後,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,用正確和健康的角度看影片,但家長切勿過多評論和訓斥的角度攻擊網紅,因為那是孩子的偶像,弄不好將會是一場大戰。應引導學生看見每一個言行的背後的意義,並且告訴學生這只是節目效果,不一場大戰。應引導學生看見每一個言行的背後的意義,並且告訴學生這只是節目效果,不要模仿,生活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。教導不一定都是負面的詞,教養最重要的,是與孩子站在同一側。


4.焦點轉移:看影片、玩遊戲已經成為孩子唯一的休閒娛樂嗎? 其實這些方式不見得能真正釋放孩子的能量,甚至可能積累他們的負面或亢奮情緒,應該開發其他休閒娛樂,並且立定相關使用規範,運動出遊和益智遊戲是真正幫助孩子宣洩能量的好方式。而陪伴和討論才是關鍵,限制孩子是教養的地雷。


5.做孩子們的楷模: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,孩子的學習歷程不應該只是交給環境來決定。網路只是學生的其中一個學習管道,家人的言行往往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,特別家人間的溝通、3C 用品的使用、行為與情緒管理等等,比任何一個網紅和戲劇的影響力都大。所以,新世代的家庭教育,就是學習做孩子的榜樣!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